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第一太子在线阅读 - 大唐第一太子 第83节

大唐第一太子 第83节

    长孙氏嘴角勾起淡淡笑意,轻声又问:“承乾可有想过测算推演之术是真实存在,吉凶因果也是真实存在?许多事情冥冥中自有主宰?”

    “主宰?谁主宰?玉皇大帝,如来佛主,十殿阎罗?他们这么能,神通这么大,干点什么不好,就一个劲折腾人的命运吗?天下贫苦百姓那么多,他们眼瞎了看不到?还是说这些人招他们惹他们了,就活该一辈子孤苦一辈子艰辛?

    “你们看,我阿翁是皇帝,是天下主宰,需得为万民谋福祉吧?他们若是整个人类的主宰,甚至是六界主宰,不该为六界谋福祉?若不能造福人间,还一个劲折腾祸害人,他们凭什么当主宰?”

    众人:!!!

    李世民与长孙氏尚好,孙思邈袁天罡李淳风有一个算一个全是习道之人,只觉得膝盖中了一箭。李淳风犹豫半晌,说道:“小郎君这话还是莫要对佛门道门弟子说得好。”

    李承乾笑眯眯点头:“先生放心,我省得的。这不是在场全是自己人吗?佛门道门弟子面前我肯定不说,绝不当面说。毕竟信仰自由。他们信他们的,我不信我的。没毛病。”

    道士孙思邈;道士袁天罡;道士李淳风:……

    眼见众人神色不对劲,李承乾一头雾水,蹙眉深思,他说错话了?哪句说错了?想了几遍确定自己没错,突然记起阿耶阿娘前来的目的,张大嘴巴。

    “阿耶,阿娘。你们说今日是来找师兄有要事,又说师兄算命厉害。不会吧,不会吧。你们不会信了这些吧?”

    李世民;长孙氏:……话说到这份上,他们是该信还是不该信?

    见他们不答,有默认之势,李承乾大为震撼。这群人怎么回事。算命就这么吸引人?先生跟师兄就是干这行的便不说了,他阿耶与阿娘居然还是推崇者?

    天哪,夭寿啦,要完。

    李承乾立时抓住李世民长孙氏:“你们别犯蠢啊。吴峰还不够前车之鉴吗?他的亏还没吃够?还要上赶着跳坑?算命这种事,你管它真的假的,看个乐子就行,可千万别往心里去。你若往心里去,那你指定掉沟里了。”

    众人:……

    孙思邈转头:“假的便罢,若是真的,为何会是坑?”

    李承乾深深叹气,心底感慨,大唐消息太闭塞了,连个电视剧都没有。梦里这种道理他一个小孩都懂,但大唐这么多大人居然想不明白。心累。

    李承乾觉得自己有必要给他们掰扯掰扯,免得他们掉入天坑出不来。他想了想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户人家,早年也是大户,奈何家道中落,如今生活颇为窘困。但父母勤劳肯干,儿子天资聪颖,生活也算有盼头。

    “父母攒了一笔钱又拖了关系将儿子送去求学。儿子也很努力,成绩很好。有一日,一位道士路过这户人家,得了他们一碗饭食,便提出给他们算一卦报还。

    “这户人家请道士算一算自家儿子能否出人头地,重振往日门庭。道士算了,说儿子日后会成为一地父母官,他们一家也能重回昔日荣光。

    “这户人家很高兴,开开心心将道士送走。自此后父母干活不那么勤快了,儿子读书也不那么努力了。”

    李世民讶异:“为何?”

    李承乾瞥他一眼:“因为道士说了,儿子以后肯定能出息,他们家肯定会好啊。既然总归会好,那还努力干嘛?”

    众人:……

    “结果没几年,儿子功课一落千丈被求学的人家赶出来,父母也因干活不勤快导致家中入不敷出,日子越过越惨,穷困潦倒。此时他们又遇见当年的道士,就抓住道士质问,不是说儿子一定能当官,家里一定会光复门庭,重回荣光吗?怎么他们一样都没实现。

    “道士很惊讶,说你们不努力怎么当官怎么荣光?这家人觉得冤枉,道士明明说他们命中有富贵之相,儿子有为官之相。既然命中都有,他们才不努力的。若一切都是努力后的结果,那不是他们凭自己本事得来的吗?与命中有没有有什么相干?”

    袁天罡摇头:“世间之事都有因果。道士为他们测算之时,他们尚且勤快努力,是以此为因算的果。而后因变了,果自然也就变了。”

    李承乾轻嗤:“也就是因果变幻呗。那还不是说不同的做法导致不同的结果,世间之事非既定,一切皆有可能?那算命又有什么用?专注自身,做好自己不就行了?要这等推演测算作甚?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一句话将袁天罡噎得无言以对。

    李承乾叹息一声,接着说:“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从前有个江湖人,乃武林世家之后,武功高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有一天,他妻子生下麟儿,他摸了摸麟儿的根骨,发现根骨奇佳,是习武的天纵奇才。”

    李世民嗤声:“刚诞下的麟儿如何能摸出什么根骨,看出什么习武的天纵奇才?还有世家便是世家,哪有什么武林世家。”

    李承乾翻了个白眼:“你别打岔,不要挑刺,一个故事而已。故事要那么严谨的逻辑作甚?你到底要不要听?”

    李世民哑然,行吧。你继续说。

    “这个江湖人很高兴,觉得自家武功后继有人,说不定还能青出于蓝,让自家更上一层楼。于是他摆了三天三夜流水席,大宴宾朋,表示自己的欢喜。甚至施粥施米为孩子积福。

    “一个和尚前来化缘,领取到江湖人给的米粥,也在人群中看到了江湖人以及他怀中抱着的孩子。一看他们的面相,大吃一惊,想着好歹得了对方的施舍,该提醒对方一句。便想办法与江湖人入内详谈。

    “他告诉江湖人,这个孩子确实是天纵奇才,将来会武功盖世。但孩子与他命格相克,日后会亲手弑父,覆灭满门。

    “江湖人大惊,思前想后,为了满门三十余口的性命,狠心想将孩子扼杀在摇篮里,去了这个祸害。只需孩子死了,便不会出现满门覆灭的命运。

    “可妻子不允许,哭哭啼啼求情。到底是亲儿子,他也心有不忍,最终下不去手,只能将孩子丢弃荒野,任他自生自灭。孩子不论是死是活,都是天意。一切皆由天意来决定。

    “但他没想到,他离开后,他的仇人出现在原地,抱走了孩子,把孩子认作自己的,告诉孩子,自己才是他亲生父亲,而江湖人是他们毁家灭门的大仇人。

    “孩子信以为真,日日被仇恨浇灌长大,认贼作父。很多年后,孩子长大了,果然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贼父便说,给全家报仇的时候到了,让孩子去找江湖人寻仇。更提醒他,当年江湖人杀了他们全家,如今也要以彼之道还治彼身,灭了江湖人满门才行。

    “孩子听话,果然亲手弑父,灭了江湖人满门。和尚的话至此应验。”

    这个故事说完,全场静默。

    若说上一个故事只是让人觉得惋惜,那么这个故事便是妥妥的悲剧,惨绝人寰。

    李承乾看向袁天罡:“师兄既然会算命,那你觉得命是什么?这个故事里孩子跟江湖人的结局是宿命吗?宿命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即便所谓算命的本事全是真的,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你们的测算才导致宿命的发生?或者说在你们开始测算的时候,测算已经成为了命运的一部分?”

    袁天罡神色微顿,这个角度是他从前不曾想过的。

    李承乾又说:“如果没有和尚的测算,没有他的批言。江湖人会丢弃孩子吗?不会。他会将孩子留在身边,教他家传武学。孩子在父母身边长大,也就不会认贼作父,不会被贼父欺骗,不会将亲生父亲当做仇人杀害。和尚的测算没有错。但如果没有他的测算呢?”

    众人陷入沉思。

    李承乾一拍手:“所以,记住一点,人生是自己的。日子是自己在过。我命由我不由天。什么星象推演,相面算卜。看个乐子就够了,真把它往心里去的,属实脑子有疾。”

    李世民怔愣,仔细回味这两个故事以及李承乾的话,恍然察觉自己先前对袁天罡等人批命的好奇,似乎确实差点脑子有疾。

    想想,倘若袁天罡说他会成功,会登临帝位,他就不按计划行事不努力干等着继位了吗?不会。

    那倘若袁天罡说他不会成功,最终会兵败如山倒,他便认命什么都不干了吗?更不会。该做的他仍然会做。

    既然如此,他的星象命理如何重要吗?更何况倘若测算推演,命理批言也是宿命的一部分,那更不应该让这等“演算”出现在生命中,干扰自身的决定。

    正如承乾所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老天想摆布他,还得看看有没有这个能耐!

    李世民哈哈大笑,将李承乾举起来:“不愧是我李世民的儿子,说得好!我命由我不由天,合该如此!”

    长孙氏面上一点点浮现笑意,悬着的心慢慢回落,如释重负。

    她知道,有今日这两则故事在前,有这些话语在前,从此以后,不论何种批言再不会成为这对父子的隔阂。

    如此,甚好。

    第59章

    待得一家三口离去, 几人再未提及这个话题,原本好奇有意想要问问袁天罡的李世民更没有开口。袁天罡等人自是很识趣地不曾主动说。

    因为在场众人都知,不需要了。

    这场由长孙氏发起的会面就这样在李承乾的一通骚操作之下落下帷幕。

    看着一家三口渐行渐远的背影, 孙思邈捋了捋胡子:“这小娃娃可真是个妙人。有趣有趣,老头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 见识不少人,还真没碰上这样的。”

    李淳风点头:“小郎君确实心性难得,总有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想法, 语出惊人。”

    孙思邈眼睛微眯:“哦, 他常常这般?”

    “是。”李淳风将李承乾以往怼陆德明等人的趣事一一说出, 孙思邈拍手叫好:“这徒弟不错, 合我心意。”

    袁天罡侧目:这么快就是徒弟了?你不是没认吗?

    孙思邈挑眉:谁说我没认, 那小娃娃一口一个师父叫得那么欢, 你见我什么时候阻止过?我若是真心抗拒会不发一言?呵。

    “你不是说长安非你久留之地,你云游天下, 走遍河山的梦想还没实现,会继续前行吗?你留下不过是顾虑着被小娃娃挡了路没走成,消息会不胫而走。恐自己贸然离开反而给小娃娃惹来祸患。

    “如今瞧来这隐患小娃娃自己便能应付自如, 你这担忧算是多此一举。至于龙座上的那位,有他老子护着, 也用不着你。你还呆在这作甚?”

    袁天罡:???

    这是催他走?一刻都等不得了?

    “孙师父可要与我一起?”

    “我?”孙思邈瞪眼,“我当然是留下了。刚收的徒弟,还什么都没教呢就一走了之多不负责任。我是那种人吗?

    “再说了,看到没, 这药庄可是小徒弟专门为我准备的, 就为了让我能一心研制药草药方。他一片赤诚, 我怎能置之不理?更何况这也是惠利天下之举。你该干嘛干嘛去, 别管我!”

    袁天罡:……你还能对我再嫌弃点吗?

    李淳风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扭头吃瓜果,对二人的官司半点不掺和。其实他与孙老都明白,师兄早晚要走的。

    玄门一道,不论是相卜星象,还是测算推演,哪里是光靠照本宣科能精通?当年智仁法师为何要行遍大江南北,一走就是十几年?吴峰为何再艰难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因为玄门一途在于入世与观世,自天地万物中得窥大道,于人生百态间修炼己心。

    孙老也曾走过这条路,但如今他年岁渐长,该走的已经走过,该看的已经看遍,目标早就转移至医药上,也便不需要了。

    而自己呢?

    李淳风眼角带笑,他虽与师兄一同修道,但彼此的道又有不同。秦王会是个好皇帝,小郎君更是个难得的继承人。或许他日入住太史局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就像小郎君说的那般。他善于算学,精通天文,可在这两项上成就大家。

    其实师兄也是擅长天文观测,历法数算的。

    他看向袁天罡:“师兄之志可有改变?”

    “不曾。”袁天罡摇头,“我的路还未走完。”

    李淳风了然,这表明他的向道之心不变。或许有一日他会停下来,会歇一歇,可能也会回来长安,但绝不是现在。

    他与袁天罡互视一眼,从各自的眼眸中看出彼此的选择,微微颔首。

    袁天罡望向天际,长长一叹。

    长安之事已了,是时候启程了。

    ********

    腊月二十一。李渊寿诞,于宫中大摆宴席。此次的宴席与以往不同,既是为了给李渊贺寿,也是为了庆祝土豆良种出世。

    群臣济济一堂,觥筹交错。

    酒过三巡,便有朝臣进言为李承乾请功。李渊也觉如此,转头就看到旁边星星眼瞧着他满是期待就差没把“阿翁,我要大赏,大赏!”几个子写在脸上了。

    李渊失笑,顺势应下:“是该赏,那你们觉得该如何赏?”

    “论功行赏,加封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