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将军的读书郎在线阅读 -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63节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163节

    但这是作八股文的最重要的基础。

    这点功夫非在十来岁时打好不可。

    故而一般的孩子,在六七岁就要启蒙,早一点的五六岁会说话就要开始认识字儿,不然怕学不过来。

    这些都读过了,再读《诗经》、《左传》、《书经》、《礼记》、《易经》等,自然也都要读熟,而且能背诵。

    这些读熟的书,为了防止忘记,必须经常温习,尤其是《四书》,更是要连本文带朱注,永远烂熟于胸中。

    随口引用,像说话那样自然,没有这点基本功,是谈不到作八股文的。

    但是温润是想让孩子们读书,但是不希望他们学的僵化头脑,成为一种制式的存在,自古能名留青史的,哪个是按部就班上去的?

    学得好不如干得好。

    历史上有几位状元,是最后位极人臣的?都是泯然众人矣了好么。

    所以他教导孩子们,虽然也是按部就班,可他同时也注重他们的理解能力,以及他们未来的走向。

    像是立志不考科举的,温润教导他们就是实用为主。

    程二双子跟倪黑子,认字是全的,偏僻字也学了很多。

    科举是不成,但是当个账房先生,绰绰有余!

    他们可是用了三年时间,勤学不缀,这才学业有成。

    反正到了军中,他们会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以及记账的习惯,温润早就教过他们了,借贷记账法,一目了然,只要自己不贪污,清清白白,别人就甭想动他们。

    军中可不是官场,那是真正看本事的地方。

    王珺第二天一大早,吃过了早饭,就真的要走了,行装都点好了,结果刘老五跑了进来:“东家,百户,外头来人了,是马三儿,他说那个府城来的捕头跟元刀要来咱们家拜访。”

    他将“东家”温润放在“百户”王珺前头,是习惯使然,毕竟他们跟温润接触的时间长,而王珺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次。

    不过在别人家,恐怕要挨训大板子了,在老王家没那个概念。

    因为王珺跟温润,也不是啥大户出身,讲究不起来!

    唯有陈旭皱了皱眉头,但是他没说什么。

    “谁来了?”温润看了看天气,今天还难得的是个晴天呢。

    “就是上次来的那个什么金大洲捕头,还有元刀捕头,他们带了礼物,并且,带了家眷,马三儿说,让您提前做好准备。”刘老五愁眉苦脸:“他们这是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啊!”

    过年那会儿,他们本来是在家休息的,后来听说有人奔着老王家来了,他们就赶紧过来了。

    门前对峙那一面,他们可记忆犹新,这会儿对方提着礼物来拜年不说,还带了家眷。

    “有意思。”温润立刻就把脸“呱嗒”一下子放了下来:“我们老王家只有小妹一个算得上是内眷,既没有当家太太,也没有掌家姨娘,他们带了家眷来,难道要小妹出来接待吗?”

    王珺脸色也不好看:“这是不怀好意啊?”

    “肯定是!”两个弟弟也很生气,这大过年的,上次来就够晦气的了,这次来,明显还是来找茬儿的啊。

    还带了内眷,谁不知道老王家两个当家人,一个是王珺,一个是温润。

    就特么的没有什么家眷!

    两个弟弟半大少年,一个妹妹,还是个小姑娘呢。

    谁能负责接待那些女人?

    “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温润在地上转圈圈:“果然留下南宫易是个麻烦,可这个麻烦,我还不能交出去。”

    南宫易算是半个好人吧。

    就凭人家对王玫小姑娘的维护,以及他带来的账本,都不可能将他交出去。

    “算了,别转圈了。”王珺笑了,一把拉住像是拉磨的驴子一般的温润:“他对我们王家有恩,不可能交出去,我去安排。”

    “你安排什么?”温润愁眉苦脸的道:“这来的也太快了,我本以为起码要过了十五呢。”

    而今天是正月十四。

    “我打算是你走了,我们也去城里头赏花灯,留个空宅子,让南宫易混在人群里出去。”温润的打算其实很好,就是没想到,对方来的这么快。

    “他们多少人?”王珺问刘老五。

    “十几个,有两个车子坐人,两辆车子拉东西。”刘老五道:“除却赶车的,还有十个人是骑马的,看样子都是练家子,人人都搭配的刀枪剑戟。”

    这年头不是公家人,练家子,是没资格佩戴这些兵器的。

    “人不多,好办。”王珺转身就走了。

    温润也不去看他去哪儿,只忙着张罗给他带东西。

    因为知道他们要赶路,恐怕会风餐露宿,故而带了很多现成的菜在包袱里,褡裢里也塞满了干粮。

    尤其是这个时候,都还在正月里呢,什么香卤连肝肉、卤排骨、卤鸭子等等,又怕他们吃腻了,还有各种卤蛋,香卤鹌鹑蛋等等。

    一阵子之后,王珺就带着人站在了大门口。

    正好跟来的金大洲他们碰到。

    金大洲这次来,是带着家眷的,他都四十岁了,家眷不仅有妻子,还有他的两个女儿。

    一个十五岁,一个十三岁。

    他儿子十八岁,在府城没来。

    但是他妻子跟来了,就坐在车里头。

    元刀捕头的媳妇儿跟女儿,也在车里头。

    其实元刀捕头是不乐意来这一趟的,谁知道这金大洲趁着县令大人不在家,竟然杀了个回马枪。

    还硬拉着他全家来走一趟。

    幸好元刀捕头也不是吃素的,马三儿提前给老王家带来了消息。

    结果他们消息不灵通啊,没想到跟王瑾碰到了。

    金大洲这么一个府城的捕头,加上元刀这个县城的捕头,在普通人面前耀武扬威,在温润面前就不敢造次了。

    但是跟着他们来的那个小将,却是个官儿,只不过小了点儿,说是“小将”都是恭维的话,他就是个什长,能带领百十来号人。

    不过驻城官兵的人数就从来没有满员过,都是缺席的多,方便上头的人吃空饷,他虽然是个什长,也被人恭维的称呼一声“小将”,可他这次能带来的人,只有十几个,还都是跟他关系好的,关系不好的他都不敢带出来。

    不过他们没有带家眷。

    他们骑在马上,没下来,就那么居高临下的,想着坐得高看得远,等会儿可得好好看看那贼子到底在不在。

    在的话,他们就杀将进去!

    结果出来的不是温润那个只知道跳脚骂人,毫无杀伤力的读书郎。

    出来的是一个军中的百户,还特么的带着十几个人,加上老王家原本就有的五位老卒,他们二十多个人,站在门口,将门堵得严严实实不说,温润的人影都没看到,王珺一抬头,看到那十几个人坐在马上,没有下马的意思,直接就一挥手:“上!”

    他身后的人一下子蹦出来十几个,直接长枪一捅过去……把那些不下马的都给捅了下来!

    “这是干什么?这是干什么?”元刀捕头没见过王珺,但是他不敢让人在这里打起来,见血更不好了,赶紧出来打圆场:“这几位是府城来的守城官兵!”

    “关防,印信,调令或者是手令,出示一下。”王珺也学聪明了好么,他出入大营好多次,也听人提过,这官兵不管是哪儿的,敢跨越城池,就得必须有这些东西才行,不然就是不合规矩。

    甚至可以说是图谋不轨!

    他们要是有,早就拿出来了,何必这么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来,还打着拜年送礼的旗号?

    “我们上次来,唐突了温雅士,故而这次带了礼物来,拜年兼道歉。”那小将咽了咽口水:“所以这个时候过来……。”

    他心里暗道:倒霉了,怎么赶上这些人在家?

    “尔等既不是官员,来此地也不是为了官家之事,且见了本百户竟然不行礼也不问好,还敢不下马,跟谁高高在上呢?”王珺一番话说的所有人都哑口无言。

    “对不起百户,是我们失礼了。”这种口气,这位是王珺,老王家的顶门杠子!

    元刀虽然是本地土著,可他也是头一次见到王珺。

    还不认识,顿时觉得有些丢人。

    倒是金大洲捕头,到底是府城来的捕头,且他当捕头十多年,脸皮厚的很,一看元刀那样子,就知道跟百户不熟悉,不由得自己凑了上来:“上次来得晚了,没见到百户,真是失礼了,这次来呢,真的是给温雅士来拜年的,特意带了家眷前来,全家上门祝贺新春,才有诚意。”

    这话说得比唱的都好听。

    “既然是来拜年的,那就进去吧。”王珺一点都不在乎他们什么态度:“本百户还有事情,就不在家过元宵节了,先回军营去,走了。”

    他先是出门,给了对方一个下马威,等对方服软了,他就潇洒的带人走了。

    头都没回的那种,十几个人跟着他一窝蜂的就走了,每个人都背着个包袱,其实每个人怀里都揣着账本。

    第161章 元宵不叫汤圆

    他们走得很急,加上温润也从大门里出来了,看到金大洲他们,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样子:“怎么,又跑来搜查?”

    “不不不,我们是来拜年的,拜年!”金大洲刚才真的是吓坏了。

    他觉得王百户真的会杀了他们!

    再是个府城的捕头,他也没品没级,人家是正六品,他们知府大人才是个正六品啊!

    他未必能天天见到知府大人。

    虽然文官和武官的品级不太一样。

    可这位百户杀气很重,比他见过的任何一个杀人如麻的恶人都要重!

    是真正上过战场,凭借战功升任百户的人。

    这样的人,他只听人提起过,说千万不要惹,因为他们惹不起。

    “那进来吧!”温润一甩头,自己先进去了。

    他跟王珺配合默契,那边走了,他就让这帮家伙进来,老王家现在可是很干净的人家。

    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问题”刚才已经混在了王珺的人里头,穿着军服,跟着出去了,且作为人证,直奔江南大营。

    现在老王家就算是让他们随便翻,翻个底朝天,也没问题。

    温润知道他们的来意,不过他不打算妥协,所以到了一进待客的地方,就不再让人进入了:“既然是来拜年和道歉的,那么就喝一杯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