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在线阅读 - 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第261节

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第261节

    中间抽空骑车把西?河公社下头各大队都转了一遍, 看了看其他大队玉米苗的长势, 也找了几个面熟的老乡问了问今年队里?的收成。

    这都是她要调查的数据。

    大伙儿对她又不陌生, 见着她还很热情呢。

    不少人听说她跟前进大队定干豇豆的事,还拉着她的手问从不从他们村收, 周嘉妮让他们一律去?东旺大队找赵海。

    前进大队那边是刘通负责, 赵梅协助,外头几个大队就让赵海负责, 赵海之前一直帮她收货,已经有经验了。

    也有人听到风声说前进大队那个分产到户最初就是周嘉妮建议村里?做的,也简单问了几句。

    周嘉妮支持分产到户,但没跟当地干部?沟通的前提下不会私自跟群众讲太多,不然?让本村干部?以为她跑来煽动来了。

    就含糊着应付了几句。

    倒是翟项强知道她回来了, 打电话喊她去?公社说话。

    翟项强桌子上摆了一摞周嘉妮寄回来的系刊。

    正?是因?为感受了华大学子们大胆的畅所欲言, 翟书记才没对前进大队私下的行为进行干涉, 他也想看看这份变化能带来什么惊喜。

    而翟书记的桌子上,还摆着一份报纸,是今年五月份的报纸,上头用红笔画出一句话, 是邓公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中的内容:“……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 也是一年翻身, 改变面貌……”

    前进大队不是第一家这么搞的,也不是第二家, 而是多数悄悄进行实?践的生产大队之一。

    而且看邓公的这段谈话内容,似乎是支持的。

    虽然?上头也有反对的声音,但翟项强觉得,一个新政策正?在崛起,它绝对是最终的胜利者。

    所以听说周嘉妮回了前进大队,就想听听她的看法。

    周嘉妮并没有掩饰自己?的想法,她结合前世?经验和这一世?不间断透出来的信号,针对农场经济改革一事讲了自己?的看法。

    她就这几天做的报告调查跟翟书记谈了谈,除了前进大队今年的小麦产量,就地里?正?种着的玉米苗,整体也比其他大队的玉米苗长势喜人。

    伺候自家的地跟伺候大队里?的地用心?程度能一样吗?

    这不就是现成的对比吗?

    一直待到太阳落山才从公社回来。

    翟书记虽然?没明?确表示下一步的计划,但周嘉妮觉得他是认可和看好包产到户这种形式的。

    回到村里?,有个小男孩看见她,忙吆喝道:“嘉妮姐姐,大队长让你回来去?村委。”

    估计猜到公社要找她谈啥,这是想问问,好判断判断风向。

    周嘉妮去?了村委。

    张宝生果然?问她去?公社的事,周嘉妮有什么说什么,并就自己?的观察做了分析。

    张宝生松了口?气。

    周嘉妮道:“今年咱们的小麦产量就是最完美的答卷,领导总不能放着高产量不要,非得再改回之前的形式吧?您就踏实?住了。”

    提到今年的小麦产量,张宝生又笑得一脸褶子,连连点头:“属实?没想到。”

    给了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虽然?上头至今也没有明?确指令,张宝生心?里?隐约觉得,应该也是想看看这种改革带来的变化。

    在这边待了几天,亲自把自己?订的货装上车,往首都给白昊阳打了个电话,让他接收,之后便坐车回了齐阳。

    在齐阳盘桓两日,找一纺厂、二纺厂进了些残次布,她借口?发货车,自己?用自行车带出来,收进了仓库。

    之后等?父母那边安排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带上已经等?不及的双胞胎坐车去?了首都。

    邱家知道嘉妮父母过来,少不了再正?式提一次两个孩子结婚的事。

    杜芸馨话说的漂亮,面对亲家姿态放的很低,歉意道:“咱们这次先?口?头提一提,等?则铭有假期的时候,我们再正?式上门商量两个孩子的事……”

    还带周家人去?看了看什刹海的院子,讲明?白小两口?结婚后在这边自己?单过,平时乐意回大院吃饭就回大院,不想回去?就过他们自己?的小日子。

    周家自是再满意不过。

    周嘉妮带着爸妈和双胞胎在首都玩了好几天,把他们连白昊阳一起送上了回齐阳的火车。

    之后她就一直在店里?盯着,带着张婶他们把丝瓜瓤收拾出来,从中间剪开,一点点拼接,做成了巴掌大小的刷碗布、各种尺寸的蒸布。

    刷碗布还在角上打孔穿上麻绳,方便挂起来。

    蒸布为了方便拎,也从两边打孔穿上白棉布条。

    别说,经这么一收拾,往柜台上一摆还挺像模像样,当天就卖出去?四?五个。

    忙到八月中旬,邱则铭回首都报道,陪了周嘉妮几天,之后便去?学校进修了。

    本来周嘉妮觉得他回了首都两人见面应该比较方便,结果新生入校三个月内禁止请假和探望,小周同志小小地失望了下,很快又振作?起来,之前经常大半年、一年的不见面都挺过来了,区区三个月算啥。

    况且,知道他离自己?没那么远,心?里?莫名也会觉得踏实?。

    一开学,周嘉妮就递交了自己?的调查申请报告。

    系里?找她谈过话之后,批准了她的申请。

    二班不光周嘉妮在研究农村改革课题,班里?的梁冰、范成军也侧重?这个课题研究。

    班主任就跟系里?协调,索性让他们成立一个研究小组,一起去?滨县完成调研工作?。

    一班也有两位同学在做这方面的调研工作?,系里?协调之后,将他们安排到一组,一起展开这次实?践学习。

    于是,经济系关于农村改革课题组就是周嘉妮、梁冰、范成军以及一班的施皓、张利安。

    在正?式下去?之前,几人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找相关的文章、报道,废寝忘食的啃了半个月的资料,之后收拾行李,先?舍友一步,坐车去?了滨县。

    周嘉妮比小组成员多出来的工作?就是得跟白昊阳商量协调安排好店里?的周转运营,平时有奶奶在这儿帮衬着,两个店员也都驾轻就熟了,邱家老爷子已经不止一次让警卫员开着车过来,倒是也不会有人来捣乱。

    她回滨县还能顺便盯一盯干豇豆的制作?和收货、发货的问题。

    近期店里?应该会到一批竹编制品,她已经跟奶奶他们交待清楚了;张力海也会回来一次,会带回来哪些货白昊阳也大致有数,需要补的货得看张力海下趟的路线……

    总之,一切都有条不紊,她可以放心?去?做实?践调研工作?。

    抵达滨县正?赶上秋收,等?离开时应该能拿到前进大队秋季的产量数据。

    周嘉妮也先?带几个同学去?前进大队看包产到户后大家劳动的积极性,再带着大家去?其他几个大队考察。

    走到安永大队的时候,侯全胜热情地招呼这几位大学生去?办公室喝茶,听说他们来研究农场改革课题,侯全胜抓住机会请教了不少问题。

    之后私下里?跟周嘉妮透漏了消息:“等?秋收忙完,我们队里?也决定紧随前进大队的步伐,给社员们把地分了。”

    又道:“周同志,你们在首都,获知到的信息肯定比我们这些老古董要早很多,你给叔说句实?话,你是不是早就听到什么风声了?咱关系也不错,也不说给叔透句话……”

    听说她早就动员前进大队分地,张老头儿胆小,一直没敢实?施,后来也不知怎的才豁出去?了,结果人家今年的麦子的产量让不少人馋红了眼。

    他岂止是馋红了眼,馋的晚上睡不着觉。

    周嘉妮开玩笑道:“叔,我就是真听到什么风声,也不敢到您面前来指手画脚啊。”

    也得有个信任不信任的问题呢。

    周嘉妮道:“其实?谈不上什么风声,就是看国?家的发展形势来进行判断,比如开始推行的改革开放,您应该也知道吧?我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这可是公开的事,可大伙儿有几个敢当出头鸟的?不还是在观望?”

    所以不是她透漏谁都敢接受的,就张宝生还考虑了一年多呢。

    侯全胜也明?白这个道理,周嘉妮早来跟他提,他恐怕也会跟张老头儿一样瞻前顾后,他现在纯粹就是馋红了眼。

    但侯全胜很欢迎这几个大学生们留在他们大队调查,还能给他们讲讲外头的事,讲讲大学里?学的东西?。

    但范成军他们几个婉拒了候大队长的盛情邀请,调研光在一个大队里?待着不走可写?不出高质量的报告和论文,还是要范围广一点,接触的东西?复杂一点,更有研究性一些。

    不知道该说周嘉妮他们一行人运气好还是怎么着。

    九月月底,中央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内容中提到了‘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的热烈讨论。

    这文章一出,安定了像前进大队这样先?吃螃蟹的人的心?,鼓舞了正?在发展中的安永大队的这些人的精神。

    在各个大队掀起了一股‘包产到户’话题的讨论热潮。

    不少没这个计划的大队,社员们找到队里?,希望自家大队也能效仿前进大队、安永大队,也把地给大伙儿分了。

    可并不是所有村干部?都有这个魄力,有人觉得还要继续观望,谁知道政策明?天会不会变?

    也有村干部?骑车跑到前进大队取经,张宝生肯定不会死命的动员,万一真出了啥变故,到时候落埋怨。

    甚至有人找到了公社,正?面询问包产到户是否合理……

    翟书记也刚从县里?开会回来,见状索性召集各大队队长开会,宗旨就一个:不反对!

    但也没说完全支持。

    那篇文章只是提到了‘可以’,并非正?式下达的文件,就算他想大包大揽,公社里?也有不少人拦着,想正?式展开工作?并不轻松。

    别说公社里?,县里?、市里?也都分成了两拨势力,一方支持,一方建议再等?等?、再看看。

    只是现有的例子,如前进大队这样已经私下完成改革的,也不做处理。

    周嘉妮他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采集到了大量且丰富的资料。

    她甚至还联系了王县长,在电话里?跟王县长就农村改革一事进行了探讨,也可以说是采访。

    王县长无疑是支持的,他还表扬了前进大队的敢想敢干,尤其对今年的小麦产量提出了表扬。

    只是他在发展大棚蔬菜的事上展现出了强势的一面,如今县里?盯着他的人不少,这次包产到户的事遭到的反对的声音比发展大棚时更盛。

    王县长有点疲于应付。

    好在当年他坚持的大棚项目发展非常不错,冬季的时候创益不错,也算堵了不少人的嘴。

    知道周嘉妮是学校安排,跟同学一起来做调研,还热烈欢迎他们连县里?的大棚蔬菜项目一起调研了。

    很轻松地在电话里?开玩笑道:“小周同志,大棚蔬菜也是农村经济改革的一部?分嘛,你们不要光盯着包产到户……”

    周嘉妮失笑,这是想让他们帮着滨县的大棚蔬菜做宣传呢。

    不过她之前就在系刊上发表过关于滨县这边蔬菜大棚的文章,但也值得再写?一篇,毕竟如今的规模不一样了嘛,而且还是县里?大力扶持的项目。

    但主要研究还是放在包产到户这类的经济改革上。

    他们一行人的调查并不是只集中在西?河公社,几人划分了区域,在整个滨县活动。

    周嘉妮这边,让西?河公社下头各大队缠住了。

    就着中央的那篇文章,知道周嘉妮回来专门做这方面的调研,大伙儿都想把她请到大队就是否立即进行包产到户政策一事让她帮大伙儿出出主意。

    有的大队干部?不关心?包产到户后的粮食产量,只反复纠结一个问题,非想让周嘉妮给大伙儿一个肯定:施行该政策是安全的,并且不会反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