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徐记小餐馆[美食]在线阅读 - 徐记小餐馆[美食] 第136节

徐记小餐馆[美食] 第136节

    “你们怎么在这里?”

    何姐在对面嗑着瓜子接上话。

    “他们早就在这里了,说来帮忙干活。”

    徐小溪拿出来钥匙开门,今天下午的活不多,就是熬汤跟炒料腌制鸡腿,听着何姐的话笑笑。

    “孩子都懂事。”

    何姐立刻点头,可不是,她要是小徐老板,也愿意养着,就没见过这么懂事的孩子,学习好,性格脾气都好,长的还好看,清清爽爽的,这才上初中,要是上了大学,指不定立刻就能谈上恋爱。

    徐小溪开门让他们几个进来。

    “小姨,我们下午跑了一圈没事干,就想过来干活。”赵明柚又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放在一旁。

    张悬觉得啥好话都让他说了,自己也要在小姨面前表现。

    “小姨,我也特别能干,随便嘱咐。”

    尚老板娘这正好过来送鸡腿,骑着电动车停在门口,冲着店里叫人。

    “小徐老板,今个的鸡腿。”

    徐淮听见就大步出去,他在店里都习惯了,别的老板来送货,要签字拿货。

    尚老板娘看着这孩子跟小徐老板长的真像,看不出来小徐老板那么年轻孩子都这么大了。

    “你签字也行。”

    徐淮签完字接过来一大袋子鸡腿。

    “谢谢老板。”

    尚老板娘笑笑,在电动车上都没下来,有啥好谢的,她应该送上门的。

    “客气啥,那我先走了。”

    赵明柚在店里就看到徐淮提进来的鸡腿,就是今天他们吃的。

    徐小溪昨天收到的鸡腿还在冰箱里,明天鸡腿要卖的鸡腿比较多了,他们几个在店里拖地擦桌子板凳。

    所以今天店里收工也早。

    四点多,几个人各自骑车回家。

    赵明柚蹬着自己的山地车回家里,天已经黑了,中午吃的那么一顿,这会已经饿了。

    刘巧丽跟赵爸晚上煮的挂面。

    赵爸听到门口的动静故意阴阳怪气的哎呦一声。

    “还知道回来啊?”

    赵明柚是个大心脏,他觉得自己可能原因是比着身边的朋友都相对家庭是好一些,爸妈一直陪在身边,爷爷奶奶会经常惯着自己。

    “当然知道回来,这里是我家,我能不回来,我都饿了,吃的啥。”他换好鞋子就往客厅里走。

    “呦,中午没吃饱吗?还饿。”赵爸对自己中午随便应付的饭有些不满意。

    赵明柚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怎么可能,小姨做了泡菜鱼片,还做了排骨鸡爪煲,咸蛋黄炒米饭,大盘鸡配面条,吃的我撑得动不了,那个大盘鸡的扯面吸满了汤汁,微微辣,真的超级好吃,还很劲道,白灼虾一大盘,我是吃了好多。”

    赵爸听着他说的都要流口水,一个都吃不到,算了。

    “要不是我脸皮薄,不敢晚上再蹭一顿,我就不回来了。”赵明柚说起来还有些可惜,时刻羡慕徐淮。

    赵爸又想说些什么,就听到儿子继续叭叭。

    “所以我决定我要努力冲刺江县一高的重点班,跟徐淮继续做同学,这样他有啥好吃的就不会甩开我。”

    赵明柚已经完全想明白了,以后得每天都头悬梁锥刺股。

    刘巧丽端着两碗面条出来正巧就听到儿子的发言,跟赵爸对视了一眼。

    “行,行,你说的对,我也觉得你得这么办。”她儿子可真变了,为了一口吃的,已经能做到这一步了,不管他的目的是啥,反正自己的目的是达到了。

    “儿子,你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告诉我跟你爸,我们俩全力以赴的帮你。”

    赵爸也直点头。

    俩夫妻心照不宣。

    赵明柚这会觉得自己爸妈还怪好勒。

    进入秋季以后就冷的快了起来,一场秋雨一场寒。

    农历十月初一,徐小溪早上五点就忙活起来,今天下了菌菇汤。

    朱嫂子的头网鱼今天早上开始出塘,比预计的要早一些,昨个晚上给徐小溪打电话,今天凌晨三点多给谈好的饭店供鱼。

    朱嫂子跟唐山早上开着三轮车,没办法把闺女也叫了起来,池塘里一个人显然忙不过来,另外一个塘里要过了冬天,开春才能出。

    朱嫂子给唐糖包裹的很严实,就露了两只眼睛。

    “妈妈,我们家的鱼要卖了吗?”

    凌晨这会正冷,三轮车也没棚子,唐山在前面开着,都是任由风吹。

    朱嫂子嗯了一声,“是啊。”

    唐糖窝在妈妈的怀里,其实也不冷,“那等我们有钱了,就先买辆车,有棚子的,这样爸爸妈妈就不会冷了。”

    朱嫂子听见闺女的话是真的暖心,是她跟自家男人没本事,让闺女也跟着受罪,不过鱼卖了日子会好过一些。

    “行,到时候买辆车,咱们再在县里买套房,你就能回到城里上幼儿园了。”

    唐糖眼睛圆圆的,特别明亮。

    “那给妈妈要买好看的衣服。”

    唐山在前面开着三轮车听着媳妇闺女的对话,心里也心疼,都怪他自己没本事,还出了车祸。

    “行,到时候都给你们买上。”

    这次谈的合作饭店都是来池塘里现场看了的,定的虽然不多,但等口碑发酵,自然而然的客流量就会多了。

    找的帮忙干活的工人也是徐家村的,一天多少钱都是定好的,来应聘的也不少,很多都年龄五十多岁,在家里种地干活的,有的一把子力气。

    唐山到了之后准备好网,还有借的车,穿上一身的胶皮衣服,这样的就是下水也不冷,还隔水隔泥很好用,就是在水里走的时候不是很好走。

    一网兜上来,都是白花花乱蹦乱跳的大鲤鱼,看着是真的喜欢人。

    华国人最喜欢的就是丰收,看着这场景,总是会让人觉得努力的再多都不是白费的。

    唐山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开头是好的,这边鱼出网,下面就是开着车给谈好合作的饭店送过去,不过要鱼约定的时间也都不一样。

    两口子也不是抠门的人,给来干活的,也每人一条鱼,工钱也都是现结的。

    唐山来城里送鱼连带着给徐小溪也送来。

    徐小溪今天就等着呢,一辆三轮车停在门口。

    “唐老板?”

    何姐正在斜对面给摆东西呢,就看到这个送货的男的提出来的大鱼,新鲜是绝对新鲜,真活蹦乱跳。

    “徐老板,鱼送来了,这是你昨天说的三条,怎么样?”

    六点多天还是黑的,胡同的路灯还亮着,呼气出来都变成了雾。

    唐老板穿的很厚实,是羽绒服。

    徐小溪看着这大鱼也很惊喜。

    “这么大呢?真厉害啊。”

    唐老板冻得吸吸鼻子,“这祖传的吃饭手艺,隔行如隔山,就跟徐老板你的手艺好,同样的食材你跟别人做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

    徐小溪听着这话笑着点头,伸手接了过来,“真是辛苦了,进来喝杯热水。”

    唐老板赶紧摆摆手,“还有好几家要送呢,第一次送货不能迟到,我先过去了。”他说着话就上了三轮车。

    徐小溪这边也准备把鱼丸汤给做上,大料都备齐了,利落的把鱼处理干净,先把鱼头给熬上汤,料包扔进去就让大火先炖开,然后再转小火慢炖,鱼肉去刺,鱼肉捶打,做鱼丸也就这个过程比较费劲。

    何姐那边摊子一摆好就过来了。

    “小徐老板,今个有新菜,我刚刚看到了。”

    徐小溪锤丸子出了不少汗,不过本身一天也就六十个,三条鱼,工作量不算大,而且也就这一个费力气的活。

    “是呢,鱼丸汤,夏天那会上过的,这不是到秋冬了吗?我改了一下大料的配方,适合秋天喝。”

    她这会才把鱼肉给捶打好。

    何姐听到都激动,她特别爱喝鱼丸汤,但她吃过的都只有超市里卖的那种涮火锅的丸子,但说起来也没啥好吃的,只是夏天那会她也没来过店里的。

    “我们要两碗。”

    徐小溪嗯了声。

    不到八点,程大娘跟张大山一起来到店里。

    何姐在店里跟闺女视频,她在网上给闺女买了新衣服,直接就寄到家里了,这会闺女穿上正给自己看呢,看到他们进来挥了下手算是打了招呼。

    不过看她在打视频,也都默契的没说话。

    徐小溪正巧到店里写小黑板。

    “早上好。”她说话的声音也不大。

    何姐这会把视频挂了,到点闺女也要去上学了。

    程大娘看着徐小溪写的菜单。

    “鱼丸汤啊?前几天你王大爷不是还念叨着说天气冷,想喝汤,你这就上了。”

    她说完就拿出来手机到那个群里发语音,“小徐上新菜了,鱼丸汤,你们谁喝赶早,我瞧着写的可就六十个小丸子。”

    王大爷这会刚刚送孙女去了幼儿园,看到群里发得消息,蹬自行车都跑的快了不少。

    徐小溪这就听见程大娘在群里给自己宣传,估计是肯定不够卖,她都没敢说。

    “行,咱们还是一份四个,总共十五份。”

    “徐老板,我们家两份。”何姐赶紧提醒,这可真是住得近的好处。

    张大山反应最快了,“徐老板,我也一份,泡菜米粉一份。”他还是离不开四川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