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女配沉迷学习2(快穿)在线阅读 - 女配沉迷学习2(快穿) 第132节

女配沉迷学习2(快穿) 第132节

    原本的的水准仪是以水槽中的水建立水平基准面,三池中立齿作为瞄准器,照板作为辅助瞄准,度竿则称为精准并带有分划的水准尺。

    “我在原本的水准仪上做了改善,用杉木为之,之后用油涂之,在座上安立一块板子,连座一起高达一寸,再在上面开小孔,一共开三个,且轻重须一样。”

    乔微所制作的水准仪的结构和之前的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对浮木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改善。

    当然在测量上也做了改进。

    等到水准仪做好,乔微就带着身后的算学学生开始测量水准。

    乔微将木制的照板改为布制的标旗,并使标旗附在水准仪上,用绳子拉着标旗使其在水准尺上来回移动。

    “用锣或者鼓都行,如若高击两声,低击一声,司旗者听声拉扯高低,从而测量出尺寸。”乔微对着人吩咐道。

    很快,苏佺等人便行动起来,但测量水准也不是一日就能完成的,每个地方高低不一,只测量水准乔微就整整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

    而这只是水利工程的开始阶段。

    夜间

    江氏看着还在点灯熬油的乔微,十分心疼,自从来了这齐县,女儿就没有早睡过一日,很多

    时候都是一夜不眠。

    “阿微,我给你做了碗面,你先用一些,歇一歇好吗?”江氏亲手将面端到乔微面前。

    见状,乔微也只能放下手中还在计算的笔纸。

    她没办法拒绝一个江氏的好意,或者说是江氏的母爱。

    虽然江氏的手艺不如沁水等人,但是乔微依旧将整整一碗面都吃完了。

    “很好吃。”乔微笑道。

    “那以后娘还接着给你做。”江氏脸上笑开了花儿,她帮不上女儿,如果自己做的面能让女儿吃得高兴,对她来说就已经很开心了。

    大约在半个月后,乔微日复一日地在齐县考察地势,连鞋子都磨破了两双,最后给出了最合适的水利设计方案。

    “我们现在要利用原本的北城门,依旧将其作为泄洪的主要城门。在北城门两岸用石头垒砌,中间放置石水闸,分为两扇,并设置门扃,根据水位高低决定水闸的开闭。如果城内积水,则开闸,水向北流至小清河;如果城外积水有倒灌入城之势,则放下水闸,御水于城门之外。”

    “妙极!妙极!”樊遵听到后忍不住赞道,来到齐县任职的县令好几个了,但真正能拿出解决方案的只有乔微一个,而且还是如此精妙的方案。

    可是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问题。

    “可是这些石头哪里来?可是又要向百姓征税?”樊遵有些为难:“知县,咱们齐县连续三年水灾,百姓实在是没有银钱再交赋税了。”

    “那就用银库中还剩的钱买石。”乔微说道:“不再另行征税。”

    “可若是库钱不够呢?”樊遵又问道。

    乔微却笑道:“我自有办法。”

    第100章 著书传道,百家之师

    看着乔微充满自信的样子, 樊遵皱眉。

    “知县,自古以来修建水利的经费筹措上, 也不外乎就是官办、民办和民办官协或是官办民协几种方式, 您要用哪种方式?”

    所谓官办,即所有的经费都由朝廷或是当地官府出资。至于民办,自然就是由当地百姓自己负担构建水利的全部经费, 官府派人管理。至于后面两者基本上就是将民办和官办结合起来。

    “您要是用官办的话, 咱们府库中的库钱可不多,至于这民办……”樊遵皱眉:“这没有好处的事情, 齐县的乡绅自然都不愿意出资?如此一来还是要落到百姓身上, 到时候还是要靠加税来解决。”

    无论到什么时候, 钱都很重要,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事情太多了。之前的齐县知县也想要修水利,最后都没办成,除了他们拿不出修筑水利的方案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筹不到钱。

    “州里和户部那边怎么说?”乔微问道,按照常理来说大型水利工程的修筑都是要靠州里和户部的支持的, 例如户部每年都会筹算大型水利经费,其中最重要的两项便是运河和太湖地区的治理。

    “户部和州里让县里先筹算好再逐层上报, 可是户部的钱都是每年一次拨付, 今年户部的水利钱已经拨付, 咱们要是等户部和州里, 估计要到明年了。”

    樊遵说到这心中又急又悲:“可是齐县的百姓等不到明年啊!前面两年就已经是灾年了, 如若今年夏季再发水灾, 到时候别说是义仓就是常平仓都救济不了百姓了啊!”

    常平仓和义仓是大周地方用来储存粮食的粮仓, 常平仓是官仓, 一开始是为防止谷贱伤农而设立, 义仓又称为社仓。如若发生灾年,首先动用的是义仓,实在不行才是常平仓,因为常平仓中的粮食涉及到很多问题,譬如军队的军粮等等。

    可是樊遵却说如果齐县今年还是灾年,连常平仓都救济不了,可见义仓早就已经因赈灾消耗完了,至于常平仓估计之前的知县也动用了。

    齐县的储粮基本上见底了,所以今年齐县真的经不起水灾了。

    “我知道。”乔微道:“我明白樊县丞心中的焦急,你放心,我会让百姓平安度过今年夏日的。”

    说完后齐微对着樊遵说道:“我们先去历水陂。”

    虽说不明白乔微为何要去历水陂,但是樊遵还是咬牙跟在乔微后面,想要看看乔微到底打算怎么做。毕竟之前乔微自赴任后就每日勘察齐县地势,没有一日休息,就连刮风下雨也无阻,这份毅力让他佩服。

    特别是乔微在水利上颇有研究,可以算得上的水利大家,短时间内就拿出了适合齐县的水利之法,已经收服了他大半的心。

    如今还是春季,历水陂上没有荷花,甚至连荷叶都没有,只有平静无波的水面,好像是一潭死水一般,丝毫看不出夏季时汹涌和夺命的无情。

    就在这历水陂的旁边,还有人在湖边的耕种。

    “如若我记得没错的话,《水经注》中记载的历水陂不止今日我们看到的这么大吧。”乔微问道,当时她来到历水陂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只是当时勘察齐县地势才是最棘手的,没让她来得及处理这个问题。

    如今她修造水利的经费不够,倒是要从这上面下手了。

    “这……这些年来,倒是有不少认围湖造田,将湖周围的滩地改为农田。”樊遵说道:“经年下来,这历水陂自然就小了。”

    “那些围湖造田的可是普通百姓?”

    乔微指了指那些正在耕种的认问道:“我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历水陂周围似乎都被当地的豪强乡绅圈了起来,普通百姓怕是没法在历水陂周围购地的吧。”

    历水陂本来就是齐县的名迹所在,在这里圈地不止是为了种地,还有很多是为了建园子或是建酒楼。

    当然历水陂周围的地用

    来耕种也极好,毕竟任何离水源近的田地都是上等的良田,所以除了建园子和酒楼商铺,乔微还能在此处看到耕种的人。

    樊遵听到乔微的话有些惊讶,他之前还特地打听过这位姚知县的出身,得知其原本养在侯门勋贵之家,还拜师当朝太傅,纵使学问高,也是一个不识人间疾苦的高门贵女,却不想对这民间之事如此熟悉。

    “姚知县说得很对,历水陂周围却是有豪富大姓侵占田地,围湖造田,或者是占滩为田,这些人不在少数。”樊遵说道。

    这种事在各个地方都不算少见,齐县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都交税了吗?”乔微看向樊遵。

    樊遵苦笑:“本就是非法侵占,自然都是逃税漏赋之人。”

    乔微冷声道:“那不就好办了?让人清查滩占田地,查收的赋税以资工费。”

    “如此一来,咱们的困境不就解决了吗?”乔微嘴角勾了勾。

    可是樊遵却不赞同:“可是若是如此,恐怕就触犯了这些当地豪绅的利益,他们若是联合起来,到时候咱们就更不用兴修水利了。”

    乔微冷笑道:“有些人就是在地方当权霸道惯了,都忘了这天下是我大周的天下,这齐县是我大周的土地,不是他们可以随意侵占的!”

    “传我的命令,让人从即日起开始重新丈量土地,清缴赋税,若有不从者,就直接下狱。”

    听到乔微冰冷的传令,樊遵也知道了乔微的决心,只是他依旧不是很认同。

    “您不清楚当地豪族对治理地方的重要性,他们能够帮助官府维持地方治安,如此一来咱们齐县恐怕无法安定。”樊遵真的是怕乔微乱来。

    “您不知道在您之前就有知县拿当地的豪族开刀,结果当年的税收都没收上来。”樊遵对着乔微劝道:“我怕您到头来没收上来这些豪族大姓偷掉的税,到时候连原本每年能收上来的税收都收不到,到时候我们更没法修建北城门。”

    乔微倒是没有生气,转头笑着问道:“那樊县丞的意思呢?”

    “下官的意思自然是能好好说就好好说,咱们该坐下来和这些乡绅好好商量,若是能商量好,岂不是皆大欢喜?”樊遵见乔微肯听自己的意见,言辞恳切地说道。

    “好,那我便在这历水陂旁最大的酒楼上摆上一席,请齐县的豪富大姓们都来喝一杯酒,你觉得如何?”乔微笑得依旧温润,只是笑意不达眼底。

    若是钟涵和太女在此,肯定能看出乔微又在算计什么。

    只是樊遵对乔微的了解不深,闻言还真的以为自己劝动了乔微,很是高兴地应好。

    “我初来齐县,对齐县的情况还不了解,请帖的事情就劳烦樊县丞帮我了。”乔微又对着樊遵说道。

    樊遵连忙应好,这些不过是小事,只要乔微能够愿意妥善处理此事,不直接上来就和齐县的乡绅对上就好。

    即便有乔微所说的宴请,但乔微依旧让人丈量历水陂周围的土地,甚至除了历水陂,就连齐县其他地方的土地都借用修筑水利的名头重新丈量。

    这段时间乔微也没有闲下来,而是开始授课,授课的对象就是樊遵给她找来的那些算学的学生再加一个苏佺。

    “在京之时,我曾在崇文馆编纂书籍,也拜访过一些算学大家,著有《测量法义》一书,此书公分三卷,其中首卷是用料明勾股测量之意。”乔微说道:“水平匠除了要会测量算学外,更要精研其他测量之法,这样才能有利于水利之学。”

    “自今日起,我便教授诸位测量之义。”

    下面的学生没想到自己还能有幸得到知县大人亲自授课,更重要的是乔微除了是知县外,更是如今名动天下的学者。算学历来被称为杂学,不被世人重视,他们今日能在乔微跟前上课,即便他们学得不是四书五经,说出去也极长脸面。

    此时心中最复杂的是苏佺,他这些日子

    跟在乔微身后学了不少东西,比他跟在祖父身边学得东西多太多,他也不知道是自己之前不用心,还是祖父在水准测量上的学识无法和乔微比较,总之他越接触这些越觉得十分深奥。

    可是这些知识再深奥,他依旧还是想要通过科举入仕,他的内心只有科举。

    如果说乔微今日是在给他讲圣人之学,他坐在此处都会觉得三生有幸,可是乔微讲得偏偏是他之前最看不起的东西,他既不想放过听乔微授课的机会,又不想听这些无用之学,内心饱受煎熬。

    乔微才不会理会苏佺,她在专心授课。

    “首造器,器即《周髀》所谓矩也。次论景,景有倒正即《周髀》所谓仰矩、覆矩、卧矩也。次设问十五题,以明测望高深广远之法,即《周髀》所谓知高、知远、知深也……”

    “待尔等学会,便可测望山岳楼台之高、井谷之深、田地及道里之远近……”

    乔微将学堂设在县衙外的一处屋舍内,并不禁外人来听,甚至在屋舍上悬挂“众生之学,世人可听”的牌匾,让所有有兴趣的人都可以来此屋听课。

    慢慢地很快,这屋舍中就聚集了不少人。

    乔微的课很有趣,她讲起课来幽默横生,让很多人都对理工之学起了兴趣。

    除了在学堂上讲课,乔微还会借用此次修水利的机会,带着学生实地勘验,现场教学。

    只这么几日下来,乔微就瘦了很多。

    江氏看着女儿越发纤细的手腕,很是心疼。

    “阿微,多吃一点。”江氏用公筷给女儿加了一块自己刚刚烧好的红烧肉,她觉得只有多吃这些肉,女儿的身体才会多长一些肉。

    乔微倒是对红烧肉没意见,她不是那种不吃肥肉的人,只要是做得好吃的她都喜欢吃。更何况这是在大周,对普通百姓来说一顿红烧肉算得上奢侈了。

    更何况江氏这些日子厨艺一直在进步,这肉做得肥而不腻,乔微很给面子地吃了很多块。

    “阿微,沁水跟我说这些日子,总有人给府里写拜帖,说是想要请你赴宴。”江氏说道:“我听沁水说还有很多是请我的,但我都让沁水给推了,我这么做不知道对不对?会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您不必搭理那些人。”乔微说道:“您只管安心在家就好,外面的事情自有我应付。”她知道外面那些乡绅大姓都坐不住了,她从赴任后就没有参加一场酒宴,所以那些人都急了,想要从江氏这里下手,只是他们都打错了主意。

    “会不会很危险?”江氏担心地问道。

    乔微轻笑道:“如果我说很危险呢?”

    江氏沉默一下说道:“如果你非要往危险的地方去,娘只要求你在遇到危险前告诉娘一声,让娘挡在你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