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女配沉迷学习2(快穿)在线阅读 - 女配沉迷学习2(快穿) 第213节

女配沉迷学习2(快穿) 第213节

    京都外的官道前, 一队骑着骆驼的西域人停在了官道前。

    骆驼上的铃铛随着骆驼的行走不断发出悠扬的响声,骆驼上风尘仆仆的西域商人看到面前宽阔又平坦的官道露出了笑容。

    “到大燕京都了。”一个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对着旁边一个面色有些黑红但十分高大的青年男子说道。

    “这就是大燕京都的官道?”青年男子看着面前平坦的路面,比他们来之前走的官道宽了三倍不止, 重点是这条路十分平坦, 连四架的马车都能够同时并行。

    如今是夏日,可这条官道上寸草不生, 旁边是高大的树木, 这些树木枝叶繁茂, 能够给走在官道上的行人遮荫纳凉。

    这条路一看就是精心修护的,普通的官道只是比普通道路宽一些, 但只要走的人少,也是会生杂草的, 而这条路可以说是寸草不生了,可旁边的树木丛旁却是杂草丛生。

    重点是这条管道太宽大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宽大的路。青年男子是有见识的, 这样一条路一定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修造,并且修造好了以后也不是就可以不问了, 还需要精心养护。

    青年男子不由笑了:“大燕可真有钱!”

    旁边的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道:“这天下谁还能有大燕豪富?”大燕有钱是天下人公认的,不然他们为何千里迢迢跑来大燕行商?

    “小人之前也好奇过这官道,据说这官道修造十分讲究,修路用的土都要放在锅里炒,还要加其他东西, 才能铺到路面上, 然后反复压实, 这路的硬度都快赶上石头了。”商人钱虎说道。

    他是西域人自然不可能是大燕的名字, 可是他为了让自己在大燕混得开, 就给自己起了一个大燕的名字。商人爱钱他就让自己的姓氏为钱, 他原本的名字是虎的意思,所以就给自己起了个汉人名字叫钱虎。

    不是他只给自己改姓忘祖背宗,而是他们的习惯和中原人不同,他们很多人都没有姓氏,只有名字。

    “大王,咱们进城吧。”钱虎说道,“上次小人走的时候大燕京都内说要开始重新修路,估计里面的路比这官道还要好。”他口称大王面上尊敬,但心里却鄙夷青年男子没见过世面。

    别看这青年男子是个王子,实际上也不过是胡虏小国,这些小国的大王连大燕的刺史都不如,见过的好东西也少之又少,还不如他见过的世面大,除了勇武手里有忠心的下属外,和他根本不能比。

    被叫大王的青年男子是杜勒,是格萨王定好下任继承者,他父王让他来这里大燕长长见识,最好能够娶一个大燕公主回去。

    随着天授帝继位,大燕先后重新建立安北和安西都护府,震慑周边诸国,已经是真正的中原大帝国,周围的国家再也不敢骚扰大燕边境。

    随着这些年天授帝逐渐重启丝绸之路,让周围诸国都有了盼头,大燕出来的东西更是让周围的国家明白什么才是□□上国。精美的丝绸、洁白如雪的瓷器等等,无不彰显着大燕帝国的强大。

    如今格萨王最大的梦想就是求一个大燕公主回去,当然格萨王没有想要要大燕真正的公主,他要是敢有这个想法,那就是在找死。

    格萨王甚至连宗室女的想法都没有,他觉得大燕皇帝能封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儿子他都能接受,他要的是宫女的陪嫁和大燕的庇护,而不是其他。

    可是杜勒年轻气盛,他很是不服,他如何能接受一个宫女下人当自己的妻子?他觉得自己配得上真正的大燕公主。

    可是一路从安西走来,越到大燕京都,越让他明白格萨和大燕的差距,可是他求娶公主的心是不变的,他自有自己的傲气。

    钱虎不知道杜勒的想法,他如果知道一定会嘲笑不已,大燕如今是女帝,女帝自己没有子嗣,大燕仅有的两个公主早就成亲,孩子都快娶妻了,杜勒上哪里娶公主?

    两人各怀心思一起进了城,等到了城门钱虎照例带着杜勒和随从走专门给行商之人准备的入口,让杜勒惊讶的是京都城门居然不收钱,但是需要登记。

    看到杜勒的惊讶,钱虎道:“这天下还有比大燕皇帝更富的人吗?皇帝陛下根本看不上这些小钱。”

    杜勒不和钱虎诡辩,他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不过刚进城门他就被里面的路震惊了,这居然不是土路?

    京都的人见到杜勒居然用手去触摸地,甚至还想要砍下一块带回去看看,连忙呵斥道:“尔等要作何?”

    钱虎也被眼前平坦像石头又不是石头的路惊呆了,但他没杜勒这么大胆,见状赶紧将杜勒拉起来,对着上来呵斥他们的士兵道:“军爷误会,我家这后生没见过上国之物,心生好奇,还请军爷不要计较。”说完连忙掏出铜钱递给呵斥他们的士兵。

    那士兵也没收钱,但脸色缓和了一些道:“你们是天授二十七年后第一次来京都?”

    “小人上次来正是天授二十五年。”钱虎赶紧陪着笑脸应道,“上次走的时候听人说过京都要修路,却不想变化如此大,小人这子侄又是第一次来,没见过世面……”

    士兵也见怪不怪了,没见过水泥路的人第一次见到此物惊讶很正常,他也不止见过一次有人想要凿开这路带走了。

    “那就不奇怪了,只是这破坏路面是大罪,尔等若是再犯就休怪我等捉你们去问罪了。”士兵警告道。

    钱虎连连应是,赶紧拉着杜勒让他对士兵表示不会再犯。

    杜勒是识时务的,这种时候他必须低头,而且还很客气地问道:“敢问军爷,此物为何?”

    “这是工部器物所研制出的水泥,你要是想知道这些可以去国子监听课。”士兵说道。

    “国子监我们也能去吗?”杜勒到底是一国的继承人也是听说过国子监的,那里是大燕养士的地方,养士的地方外族人也能去吗?

    士兵摆摆手道:“只要考试过了,不分华夷皆可入学。就算你考不进去,国子监每隔十日会在学台讲学,不只是经史子集还有理工器物,京都的百姓都爱去听,今天似乎就是学台开讲的日子。”

    杜勒一听十分感兴趣:“敢问国子监如何走?”

    士兵指了指方向,杜勒赶紧道谢。

    得知此事后,杜勒连和钱虎一起去坊市的心都没有了,直接带着随从一起去了国子监,钱虎也不勉强,反正自己只是收了格萨王的钱捎杜勒进京,等进了京后自然就不归他管了。

    另一边杜勒很快就找到了国子监,国子监的学生见到他这样的外族人也不惊讶,等他进去后才发现里面有很多外族人。

    之后他又听旁边的学子道:“今天是哪位先生讲课?”

    “是张先生。”另一位学生答道。

    “张先生?”刚才说话的学生兴奋道,“张先生的割圆术可是连圣上都称赞的,他还撰写了《圆术之鉴》一书,据说此书在割圆之说上为当世第一。”

    杜勒在旁边根本就没听明白,他只知道今天是一位姓张的先生讲课,再加上他不是太通晓大燕官话,导致他根本就没弄明白割圆术是个啥。

    他本来还想要再问问身边的学子,结果就看到旁边的人都端坐好,一句话都不说,转头就看到一个老者走到了学台中间,身后的仆从还拿了几个大大的圆形东西走了进来。

    杜勒一脑子的问号,他是来听水泥的,这些显然和水泥没关系,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往下听,他觉得大燕这么多学子都来听这位张先生的课,这位张先生肯定有真本事。

    可是回头他就发现等这位张先生开口说了五句话后他就听不明白了,旁边的学子却听得津津有味,他心里一时间不是个滋味。

    不过他刚才也听说了这个张先生的割圆术连大燕皇帝都赞誉,可见是有真本事的。

    他耐着性子听了一个多时辰

    的天书,因心中烦躁格萨和大燕的差距所以就算听不懂也不至于睡觉,但他旁边的侍从却是打起了瞌睡,本来赶路就累再加上这位张先生讲课和天书没啥区别,他们听得只想睡。

    等到这位张先生的课结束,杜勒才对着旁边的学子请教道:“敢问郎君,这割圆术是讲的什么?”

    “兄台可学过算学之术?”那学子觉得来大燕行商的商人应该都学过算学的,不然咋做生意?

    杜勒虽不是商人但到底是皇子,还是学过一些的,他点了点头道:“会一些加减。”不然连士兵的人数都算不清楚咋领兵打仗?

    “可知道圆周之说?”学子又问道。

    杜勒摇摇头:“为何要算圆周?”算圆周有什么用?

    “自然是有用,只有懂圆才能算弧、扇等形,这建造、车轮等物哪样不要用圆周之说?”学子摇摇头,果然和这些胡人说不太通。

    “割圆之术就是求圆周的精进办法。”学子说道,“原本之前大家认为圆周之率位经一周三,张先生算出的圆周率更为精准为三又一分四厘一毫六丝。”

    见杜勒一脸懵的样子,学子叹了口气,他就知道这些外族人对这些没兴趣,这些人也就是对水泥、炼钢等事情感兴趣,转头摇摇头走了。

    杜勒对这些确实没兴趣,他觉得算圆根本没啥用,也就大燕这种养得起闲人的地方才会对这种事情感兴趣。

    等那两个学子走后,他又发现了问题,国子监中居然有女子,他不由瞪大了眼。

    不仅是杜勒,他旁边的随从都忍不住道:“大王,不是说大燕最重礼教的吗?这里的女子居然也能和男子一起入学读书?”

    杜勒想了想道:“大燕皇帝就是女子。”他这一路走来也见到了一些女子学堂,还特地去看过,只不过这些地方上的学堂男女是分开的,女子学堂更多的是教授手艺为主。

    大燕京都却完全不同,男女同座听课不算,甚至还有不少少男少女走在一起交流刚才张先生的割圆术。

    杜勒听那女子讲得头头是道,有些皱眉,大燕的女子都如此博学了吗?

    他在国子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也不气馁,等他回去找钱虎后,看到即便是行商之人下榻之处也十分干净,不禁想起大燕那干净的水泥路上连垃圾都没有,又是一阵唏嘘。

    杜勒在京都四处逛了十天左右,每天都能知道更新奇的事务,十日后格萨的使者才到京都,杜勒这才和他们一起前往鸿胪寺。

    鸿,大也;胪,传声也。鸿胪本意为大声传赞,引导为礼节之意。

    如杜勒这等外国使者进京都要先去鸿胪寺报备,然后由鸿胪寺层层递报,快一些的几天,慢一些的一个月都不一定能见到大燕皇帝。

    往大燕朝圣这个事杜勒是第一次,但是格萨使臣不是第一次。

    “大人,我等此次入京大概何时能见到陛下?”格萨使臣递了一个银袋子给鸿胪寺官员。

    鸿胪寺官员倒是也没拒绝,收下钱后说道:“按照流程应当是半个月后,不过具体还要看你们来大燕的具体意图。”

    “可是能见到大燕陛下?”格萨使臣连忙问道。

    鸿胪寺官员摆摆手:“陛下如今将接待使臣的事情都交给了太女,你们先觐见太女殿下,能否见到陛下还要看太女殿下的决断。”

    天授帝立太女的事情早就已经传遍诸国,格萨使臣也没有觉得意外,毕竟这种事情之前大燕也会经常交给储君打理。

    “有什么办法能够快速见到太女殿下吗?”格萨使臣问道,半个月见到太女也太久了。

    鸿胪寺官员道:“这就要看你们各自的手段了。”他摆摆手,这些外族官员有门路的自己找门路,他自己都见不到太女呢。

    等到鸿胪寺官员离开,旁边的格萨使臣正想和旁边的杜勒说话,就遇到一个熟人和自己打招呼。

    “伊本,好

    久不见。”一个也是西域打扮的中年男子和格萨使臣打着招呼。

    伊本也就是格萨使臣皱了皱眉,但还是上前寒暄道:“布德,你也是来大燕朝贡?”

    布德看了看伊本,又看了看他旁边的杜勒,洋洋得意道:“我们王后是大燕的公主,王后故土难舍,得王上允许,特让王后带王子回大燕京都朝拜。”也就是说他们是陪王后回娘家,和他们这些来朝贡的人不一样。

    这一副骄傲的样子也让伊本很是讨厌,他们格萨和吐蕃是邻居,格萨是小国吐蕃是大国,可是吐蕃也是这些年才壮大的,生活条件的恶劣还比不上他们格萨,就因为他们三十多年前娶到了大燕公主,现在国力强盛了太多,来大燕朝拜比他们的待遇也好太多。

    看着伊本脸色难堪,布德高兴得走了,他们吐蕃和大燕是姻亲,自然不是这些小国能比的。

    等到布德走了,杜勒才问道:“王后?他们娶大燕公主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吧,这大燕公主还没死呢?吐蕃赞普立了大燕公主为王后吗?”他若是记得没错,这位吐蕃又不是大燕,妻子只能是一位,吐蕃赞普的妻子应该很多,大燕公主只是其中一个。

    “他们娶的是大燕的德庆公主,如今的陛下继位后还册封这位公主为长公主,吐蕃赞普也是瞧着大燕国力日益强盛,才学了燕人的规矩,搞了一个所谓的王后出来。”伊本说道,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讨大燕皇帝开心。

    “所以您如果真的能求娶一个大燕公主回国,咱们日后或可像吐蕃一样强大。”伊本想着自己带来的五千金,也不知道能不能求一个大燕公主回国。

    杜勒这些日子在大燕看到的见到的也让他逐渐放下了心中的骄傲,从原本的求娶宗室女改成求一个大燕女子回京就好,就算这女子是宫女只要顶着大燕公主的名号就好。

    东宫

    一身蟠龙纹服的少女正在和一个满头银丝的女子说话。

    “公主快尝尝,这是岭南新进贡的荔枝。”太女面色温和,容貌秀丽,仿佛是一块温润的美玉,京中朝臣见到太女都会感叹其和年轻时的天授帝十分相像,这种像不是容貌而是气质和处事手段。

    不过这也不奇怪,太女是天授帝一手教导出来的储君,自然应该和天授帝相似。

    满头银丝的德庆长公主见到这荔枝恍如隔世,眼中的泪水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孤听说公主最爱荔枝,这是岭南新培育的品种,姑母尝尝可还喜欢?”太女将手帕递给了德庆长公主安慰道,“陛下说了,若您愿意可以在京安享晚年。”

    德庆长公主听到这话又惊又喜,等再次向太女确认自己可以回京后,泪水再次涌出。

    好不容易平复情绪后,德庆长公主剥了一个荔枝放在自己嘴里:“好甜,比我当年在京都吃到的还甜。”她已经好几十年没吃过荔枝了,她觉得自己已经忘记了荔枝的味道,可今日这荔枝一入口中,她年幼时的记忆不自觉地涌现在脑海中,她记得自己母亲拿着宫中赏赐的荔枝逗自己开心时的样子。

    可是后来她父亲早逝无人庇护被祖父献给了建中帝为和亲公主,她是宗室女,但她父亲是庶子,不被祖父重视,最后被推了出去,祖父用她来邀宠建中帝,被封了郡王。

    可是她的苦日子却来了。

    如若不是她想得开,恐怕早早就去了,连被立为唯一的正妻的这个机会都没有。

    异族和亲的日子太苦了,直到陛下当政,大燕国力强盛她才有了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