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回到大明当皇孙在线阅读 - 第209章 民族的传承

第209章 民族的传承

    这副表情虚弱且没有生机。

    “雄英,你终于来看三姑了...父皇母后太过固执,三姑身子又不好,怕是就要天不假年...你回去告诉父皇母后一声,就说他们的三妞怕是不能在他们膝前尽孝了...呜呜呜...”

    崇宁公主有些虚假的哭声过后,又说出了几句佛家的箴言:

    “所谓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

    “不可得和已失去...雄英啊,三姑愿你永远不会像三姑这样”

    说着更是假装虚弱的咳嗽了两声“咳咳...”

    看着崇宁公主浮夸的演技,朱雄英翻了翻眼睛:

    “三姑,还是算了吧,你这假的连我都能看出来...想指望我去皇爷爷替你那卖弄可怜?门也没有啊...”

    “臭小子...”崇宁公主恨恨的看了他一眼,又有些沮丧,她想起了前几天和牛城一起框老爷子的事儿:

    “难道三姑就这么没有说瞎话的天赋?”

    “唉...”接着又是一叹:

    “也不知道得被禁足到啥时候,可愁死我了...”

    “这...”朱雄英想了想,开始继续开导她:

    “三姑你放心,就算你不被禁足,诏狱那地方你也进不去...”

    说到这,朱雄英打了个寒颤,又带着些后怕的说道:

    “还有,三姑也甭再装病忽悠人啦!皇爷爷和父亲不识逗...三姑再胡闹,搞不好牛城就真的死啦...”

    他也想起来坑他爹喝四奇汤的事,朱标一直在碎碎念。

    “胡扯!”崇宁公主鼓着腮帮子:

    “你三姑我可是老实人,啥时候胡闹过?”

    “好好好...你是老实人...可再老实,大侄子来了,你也该给上盏茶吧...”

    朱雄英不为所动,崇宁公主鬼精鬼精的,宫里的这些公主就她喜欢闹腾,至于她说的话,他更是一句都不信,随便敷衍着想讨口水喝。

    “太子殿下到...”秦无用在门外大喊。

    这让朱雄英和崇宁公主都是一愣:

    “见过父亲”

    “见过大哥”

    朱标摆摆手,看起来有些兴致,大踏步进了殿,好整以暇的坐在椅子上:

    “崇宁啊,近来可好?”

    说着指着朱雄英:

    “好好...你也起来吧”

    崇宁公主看见朱标,眼睛又是一转,直接跪在地上一脸凄苦的看着朱标:

    “妹妹不好...自前些日子,妹妹自省自查,深感罪孽深重”

    “妹妹唯愿青灯古佛了此残生...请太子成全”

    朱标刚端起茶杯,听到此话勃然变色:

    “给孤住口,你这话要是父皇听见,牛家几十口人还有命吗?”

    他就像是一头刚刚成年的老虎,骤然呲出了自己的獠牙:

    “你的心已经乱了,竟然连这种话都说的出来,如果再让孤听见这句话,孤即刻赐死牛城...”

    “还有,你给孤站起来,你看看你现在,还有一点公主的样子吗,皇家的尊严让你丢尽了!”

    听着朱标的咆哮,朱雄英脸上却是一僵,心里不住的拆台:

    不死心不是?凭你那揍狗撵鸡的性子还青灯古佛?甭让人笑话了...这是又要出啥幺蛾子...

    朱标说完就又出了宫殿。

    朱雄英没有跟出去,扭头看着崇宁公主:

    “不听皇孙言,吃亏在眼前了吧?都跟你说了不识逗...”

    “我去看过啦...牛城在诏狱过得不错,毛骧专门给他找了单间,新的床褥,每天都是好菜好肉,娘的,住个牢房比在他自己家过得还好...”

    “真该给他的碗里加半碗蛆...”这句话是朱雄英心中的话,他不敢说出来。

    崇宁公主却站起身,她并不害怕他的大哥,刚成年的老虎永远没有老年的老虎害怕。

    比如在朱元璋身边,她就不敢说什么青灯古佛之类的话。

    过了好久,崇宁公主奇怪的看了眼朱雄英:

    “你还不走啊?我这不管饭”

    “嘿!”朱雄英一合手掌心,有些气急败坏:

    “上船了就抽跳板,我真是闲的,就不该来看你...最好让你在这宫里无聊透顶的数蚂蚁玩”

    他是马皇后养大的,自然与同时和马皇后养大几个公主亲近,说话也没有什么顾虑。

    他也是真心的希望崇宁公主能够过得好,如果看不到崇宁公主和牛城之间的幸福,他会毫不犹豫的弄死牛城。

    作为大明的皇孙,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魄力。

    这一点他与朱元璋和朱标不一样。

    出了西六宫的朱标吐了吐舌头,这个动作让这头壮年的老虎略微显得有些可爱。

    看起来是他冲到崇宁公主的宫里咆哮一般发了些邪火。

    其实却不然,作为大明的太子,他有着非一般的洞察力和敏锐性,这一点他遗传了朱元璋。

    尤其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妹妹们,他只要看一眼,就能从她们的动作和表情知道她们现在是不是开心,有没有难过,或者一些别的心思。

    当然,也包括几位弟弟。

    “河边没有青青草,不用多嘴大叫驴”朱标嘴里念着从市井学来的俗语,脸上露出了微笑。

    他知道自己的妹妹没有陷入禁足和牛城的阴影了,他很高兴。

    ~

    不知不觉,十天过去了。

    今天是雷大虎成亲的日子,他说成亲用不着大摆宴席,更用不着让数不清的贺客登门。

    几十岁的人了,怪害臊的。

    至于他那位新娘子的意见,不重要。

    朱雄英还没见过她,但是却听说过她,这是李文忠转述的,那个女子李文忠也认识,就是李文忠家的守坟户。

    是一个养蚕女,名字就叫桑叶,李桑叶。

    她要做到事情就是利用石灰水和盐卤水挑选出健壮的蚕种。

    而后端着一个笸箩,再把采摘的新鲜桑叶喂给白胖的蚕宝宝。

    好让他们在脱皮四次后吐丝结茧。

    这个过程也只有五十多天,而后就要缫丝,做成丝绸与绸缎。

    除了这些,女子农忙时节还要帮着家里收拢地里的粮食。

    就这么春夏秋冬,日复一日。

    这些是李文忠磕巴着说了一半,朱雄英也磕巴着补上了另一半。

    因为李文忠不懂养蚕,朱雄英也不懂。

    听着李文忠说的,朱雄英知道,这个女子是大明绝多数女子的真实写照,是泯然的众生,青史不会有他们的名字。

    她们真实,勇敢,乐观且朴实与善良。

    与一群厚重的汉子,撑起了一个民族的传承。

    茶书金鱼的回到大明当皇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