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都市小说 - 我有一把青云梯在线阅读 - 第7章 东山再起

第7章 东山再起

    潘德印的勤快,为他积累了良好的口碑,但一个人真正可以倚靠的,永远是自身的实力。

    经历过乡镇洗礼,现在的工作对他来说,就是手到擒来,即使是主动找活干,仍然闲得发慌。

    他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读书练字,从汉隶练起,继而魏碑,再入唐楷,扎扎实实的把基本功练好了。

    时不时的在县报、市报和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很是结识了好几个有影响力的编辑记者。书协和作协都向他抛来橄榄枝,一时竟然也跻身于小县城文化名流。

    由于他勤快,又精通文墨,很快便担负起给四号领导写大材料的重任。

    四好领导岳瀚达,是本地知名老干部。“老”并不是年龄大,而是资历深,他在乡里、县直部门、副县长、副书记都干过,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当过系统的全国劳模。

    如果不是突然得了急性胰腺炎,差点要了命,也不会在45岁的年龄,就退居二线。

    岳瀚达涵养厚重,经历丰富,讲话幽默诙谐,其实根本用不上秘书写稿子。但必须的配置还是要有,有的场合,开会不拿个稿子,总好像不重视。

    单位里写材料有一般材料和大材料之分,日常的总结汇报,宣传报道,就属于一般材料。

    领导讲话要体现领导意志,甚至是风采,就是所谓的大材料。大材料不仅是比领导的见识,更比大秘的功底,是一个单位文秘水平的集中体现。

    虽然是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但是潘德印还是当成了重要事情。

    他不但仔细研究了岳瀚达在各个时期,各个场合的讲话,对于领导的即兴发挥,都及时记录下来,回头细细琢磨。会场上,别人敷衍了事时,总有个人在奋笔疾书。

    而且,只要在岳瀚达办公桌上看到他在读什么书,潘德印就会立即找来,赶在他读完之前先读一遍,可以装作不经意的样子聊起书里的观点。

    久而久之,潘德印的思想、文风几乎与岳瀚达同步了,经常是他抛出来观点,潘德印就能迅速成笔,写出来的文章,文风意境有八分相似。

    岳瀚达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起来。参加会议,外出考察带着他,登山、钓鱼带着他,甚至于家里换个灯泡、插座之类的小事,也常常深夜打电话给他指示。

    单位里渐渐有了些议论,说对潘德印看走了眼,以为他忠厚老实,原来一肚子坏水,马屁拍的溜溜熟。

    有人常常对擅长奉迎拍马的人不屑一顾,贬斥为某某的一条狗,其实在官场里能够混到一把手把你当条狗一样的信任,那是极不容易的,而且往往也代表着前程,因为狗在忠诚的同时,还充满了智慧。

    领导安排大事给你,是对你能力的信任,但越是在小事上麻烦你,才说明跟你越亲近。

    有一天,潘德印又陪岳瀚达去钓鱼,中间在树荫里歇息的时候,岳瀚达很随便的说:“小潘,你是个有思想的人,不能天天光想着玩儿,年轻人还是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前途。”

    潘德印冰雪聪明,立即听出来领导有意要提携他,脸上还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我知道您老器重我,但我是犯过错误的人啊,虽然自己也后悔莫及,但是我岳父对我成见很深了。”

    岳瀚达“哦”了一声,颇不以为然的说:“年轻人嘛,花花草草,年龄大些稳重了,自然会主动远离这些。”

    随后没多久,县里调整干部,在岳瀚达的推荐下,潘德印下到柳泉乡担任副书记,成了书记、乡长之后的三号领导。

    柳泉乡位于棋田县东北,穷山恶岭之间,属于马家沟山区的一个小乡镇。地域狭小,人口稀少,产业发展落后。

    乡干部私下牢骚,来这里当干部,基本等同于古代的发配充军,气馁如同一团迷雾,始终笼罩在人们头上。

    只有潘德印,鸡血满满。正常情况下,乡镇都是按部就班,以他的资历,不足以担任副书记,中间还隔了两个台阶呢。

    只有来这个穷山沟沟里,他才能迈的步子大一点,实现跨越式发展。

    岳瀚达称之为差维发展,也可理解为窄门,愿进窄门,需要格外吃苦。

    潘德印不怕吃苦,只怕再无出头之日。他在四号呆了小两年,憋了浑身的劲儿,被放回到乡镇,便如马入草原,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东山再起。

    抓计划生育,抓招商引资,抓组织建设,无不干得样样出色。各种会议的领奖台,发言席,开始频繁出现这个身影。

    县委慢慢的往他身上压担子,他在主席台上的位置,到了中间c位。

    真正让潘德印声名鹊起的,是马家沟矿业的发现。

    潘德印继承了岳瀚达的一些爱好,比如喜欢到处走走,钻山沟,坐炕头,听老百姓仿古,尤其喜欢收集奇石。

    最开始听老百姓说马家沟山上有矿时,潘德印并不相信,直到他亲手捡到了好几十块铁矿石,送到省地质所鉴定了下,品相还挺高。

    潘德印欣喜若狂,柳泉乡,不,是整个马家沟山区,要天翻地覆了。

    紧接着,省市联合对马家沟进行了勘探,结果表明,地下蕴藏的铁矿石,石英石资源非常丰富,这是一座宝山啊!

    潘德印在柳泉乡一干就是五年,愣是把一个三类乡镇整成了工业与矿业双轮驱动,政风文明和乡风文明并举的一类乡镇,财政收入从全县垫底,跃升到第三位。

    上上下下都传说着潘德印将要担任副县长的消息,而他也踌躇满志,意气风发,期待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能量。

    然而官场上的风云变幻,比自然界更加的诡异。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总会出点幺蛾子。有时候,一夜醒来,你发现世界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就在选举副县长前夕,一连发生了两件事,彻底粉碎了潘德印的县长梦。元豆花的我有一把青云梯